半月沈江,府城的昔稱之一。幾百年前,在西門路以西為台江內海,而地勢上府城為東高西低。乾隆年間,府城改建成土城後,站在大西門上眺望整個府城,像是半顆月亮緩緩沈向彼時的台江內海,故有半月沈江般的意境。文獻中曾記載,1807 年謝金鑾之《續修臺灣縣志》卷一地志城池目云:臺灣府「弧其東南北、弦其西,俯瞰台江,形家以為半月沈江之勢」。記得當時來到這裡在打造空間時,研讀著這邊的文獻及歷史脈絡,深深地對腳下踩著的這個地方產生了強烈的情感。故在民宿命名之初,我們希望以古時地理位置上之意義,帶著來到這裡的朋友走進時光隧道,體驗那個時代的生活軌跡。
有時候看到排隊很長的店,台南朋友會說那不是在地人的店,只有觀光客才會排隊,我移居台南已有十年,剛來台南時聽到這樣的話,會太過認真的以此為標準,但後來發現,某間在附近賣肉粽滷麵的店,其實它賣的粥超厲害的老店,大排長龍的都是在地人,在地朋友曾特地一大清早去排隊買給我吃,所以「排隊店在地人不會去」的這個說法,無法作為區分「在地人的店」的統一標準。
by 高 耀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