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街頭巷尾 謎之三分子與美國學校

謎之三分子與美國學校

by 家永 實

大隱於市的街屋們_迷宮街巷篇【 圖文|NaNa通 】

    現今google地圖中,台南市北區東豐路北側與開元路附近,可見一個長方形區域(圖1),在台灣諸多城市的道路系統裡是個相當奇特樣貌,北區為何會有狹長的地貌!?

圖1

    故事從1904年日本人繪製的台灣堡圖說起,台灣堡圖府城東北方緊臨著三份仔庄,此名據推測可能與開墾的土地面積有關,指的是三分之一的開墾地或以地緣分區的聚落,三份仔庄在日本時代初期,隸屬於台南廳永康下里;1920年行政區劃改制時,劃為台南州台南市的三分子,後來概括稱「三分子」。

    長方形區域東緣,原本有一座少有的高地「打靶山」,據說清國時期稱「旗兵山」 ,山的後方有柴頭港溪流過,一直是一個軍事重地,日本時代有日軍的射擊場-三分子日軍射擊場,或稱台南陸軍射擊場,戰後後打靶山上的土挖去蓋高速公路。不只如此,日本人離開後,這一大片區域戰後初期被劃為眷村、美軍宿舍、美國學校等用地,美軍撤離後漸漸成為公園、國宅、建商用地。  

圖2
圖3


    三分子日軍射擊場附近的林森路三段86巷內,可見所謂外懸式垂直條,用以遮陽的販厝透天(圖2)。稍往前的重興綠園(圖3)保留不少場所記憶:戰後自治新村的門柱(圖4)、公園裡陳設的老照片,可遙想打靶山樣貌(圖5)、一旁磚造矮牆就是靶溝遺跡(圖6、圖7),射擊場在日本時代有日軍第二聯隊駐守,戰後國軍接管設置為第四部隊三分子射擊場,沿用舊有打靶設施,是現在少見具位於市區的軍事遺跡。

圖4
圖5
圖6
圖7

    往開南街走出去,有浮雕外牆的寶仁幼兒園(圖8、圖9),1965年由香港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創辦。中華耶穌寶血女修會,簡稱寶血女修會,得名於寶血,是香港天主教慈善機構辦學團體,著重教育傳道。

圖8
圖9

    開元振興公園區塊,戰後初期是美軍宿舍、臺南美國學校原址。國民政府在1949年遷台以及1950年的韓戰爆發後,美國政府為協防台灣,於1950年至1979年由美軍派駐台灣各地。台南美國學校設立於1953年,初期租借台南市區建築做為教室,校名為台南駐台美軍顧問團學校。在1955年蓋好第一棟校舍後改稱台南美國小學,之後再改稱強納森溫萊特學校(Jonathan M.Wainwright High School,簡稱J.M.W. School)是為了紀念曾在二戰期間擔任美軍菲律賓軍區司令的喬納森·溫萊特。台南美國學校包含了國小、國中和高中,全校人數一度達400人。學校於1975年隨美軍逐漸撤離台灣,校區逐漸荒廢,設施陸續拆除,目前為綠地和存有部分學校圍牆殘跡,綠地近年因建商開發爭議不斷。

圖10
圖11

 位於台南市開元路148巷33弄9號有間別緻的版本書店(圖12)。版本書店(SüRüM Bookstore)於 2023年10月成立。書店建築原為美援宿舍風格之居住空間,至今約60多年。書店周邊巷弄複雜,亦有些值得觀察的建築,如鏡射透天厝(圖13)。

圖12
圖13

    自2018年起三分子日軍射擊場-美國宿舍/學校原址要興建轉運站,而今建商開發進駐,地方爭議一直存在,此地城市歷史記憶,雖有稍微保留,但存留不多。此一歷史場域如何再強化延續值得深思。

圖14

*謎之三分子與美國學校見學課程圖資(圖14)

參考資料:wikipedia,自由時報,國家文化資產網

0 留言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