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文|陳泰豪 /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 】
台南市北門區有一處村莊專門以種植紅蔥維生,這個村莊叫三寮灣,為何叫三寮灣呢?相傳三寮灣早年當初只有三戶漁民在此搭寮捕魚,又因入庄的路途蜿蜒曲折,所以故名「三寮灣」。
紅蔥頭在學術上稱為「分蔥」,在台灣因大多數於清明時節採收,整理好貯放到端午節包肉粽時剛好有新鮮的蔥頭來爆香,故稱為「五日節蔥」。在現代,紅蔥頭不只是包肉粽所用而已,從許多的台灣小吃,如擔仔麵、肉圓、碗粿到米糕無一不用到香蔥肉燥,尤其還有很香的統一肉燥泡麵那包「蔥油」就是整碗麵的精華,南洋風的娘惹菜有用到大量紅蔥頭,歐式西餐也用紅蔥頭爆香或搭配成沙拉奶油醬。
三寮灣並非從一開始就是種植紅蔥頭,在過去,約50 年前這個地方是以種植水稻以及甘藷、小麥等旱作,以往灌溉水從山上引流下來時,因為位在沿海地區,好的灌溉水在中途就被其他地區的農田先攔截了,三寮灣最後才拿得到灌溉水源。因為環境變化,三寮灣的農田灌溉水越來越少,此地也漸漸不適合這些需要高耗水、需要淡土的作物,之後就有人引入紅蔥種植。

台南種植紅蔥的地區分別有學甲、七股、北門等地區,由於北門較靠海邊,土肉(土質)較鹹,所以就衍伸出北門當地獨有的「關水」的特殊種植文化。因為當地靠海,地下水都是鹹的,為了讓紅蔥頭可以順利生長,在4月到9月的休耕時期,每戶農民都會把排水閘門關上,利用這段時間接取雨水,利用水壓的方式將鹽分高的地下水往下壓至10-15公分,紅蔥頭就是依靠這幾公分的「淡土」進行耕作。而在關水期間會對農田進行施肥,這時水位對了,土壤肥沃後昆蟲等生物慢慢出現在農田,這時的農田就成了候鳥的絕佳覓食棲地。在8月至9月可以看見許多候鳥在此休憩,從鷺科、高蹺鴴、黑腹燕鷗,一直到少見的彩䴉都在此出現過,因為特殊的「關水」農耕作業,意外造就一個適合候鳥棲息的友善環境。

而在許多食材都需要用到蔥頭的時代,為什麼今年的蔥頭價格傳出崩盤的消息?跟去年比,甚至只剩下一半。新聞消息指出,因為去年疫情期間,主要供應給餐飲業的銷路因為停止內用等原因,銷路受阻。即使今年的產期已經開始,但去年盤商的蔥蒜還沒消化完畢。農曆年前後正逢紅蔥頭大出的時節,盤商擔心未來疫情再起,不敢收購過多紅蔥頭。在過去我也訪問到一位三寮灣的劉大哥,他提到:「現在協助收成的農工已經不比以前那麼多,找無年輕人來做,今年幾位長輩也因為年長無法久蹲、彎腰,索性不做了,我家隔壁幾位長輩去年本來還有在做!今年都休息了。」、「現在蔥價都是盤商在拿捏,去年還有20幾塊/斤,今年只剩下10幾塊/斤,我們農民辛苦一整年,也是要任人擺布。」

訪問過程中,可以了解到農民的一些無奈,在台灣糧食自給率不到4成的情況下,應該好好照顧為台灣生產糧食的農民,並輔導想要從事農業的青年補足糧食產率的部分。現在因為農地工廠、光電板等非農用設施入侵農地,導致農地價格變動,讓許多人萌生不想自己種田,只要賣/租地就能賺錢的想法,加速了壓縮農地面積的速度,要是政府沒有好的配套措施或改善,未來糧食自給率會因為農漁民漸漸凋零、後繼無人以及農地縮減的情況下越來越嚴重。
參考文獻
蒜頭與紅蔥頭 http://www.pps.org.tw/File/Web19/File/296.pdf
上下游-紅蔥頭產地價大跌五成!遭疫情波及賣壓沉重,急需各界救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