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街頭巷尾 城的歷史知識小漫談及臺灣府城的演變

城的歷史知識小漫談及臺灣府城的演變

by 家永 實

<徒步臺灣府城城周一圈 系列一>

【 圖文|NaNa通 】

    臺灣府城作為清國時期在臺灣範圍最大的城池,同時也是臺灣該時期政治及經濟的中心,透過徒步城周見學的方式會更加了解,這個曾完整存在臺南市中心的巨大城廓,她於地理上的建造與結構,還有歷史政權與代代居民的關係。

圖一


    人類建造城池的歷史相當久遠,烏爾城(City of Ur)是目前可考證世界最早的城之一(圖一),烏爾城,《聖經》中譯本譯為「吾珥」,是尤太人祖先亞伯拉罕的故鄉,也是尤太人的發源地,位於伊拉克的穆蓋伊爾。這個西亞的古代城市,城平面呈葉形,有 7500年文明史,6000多年建城史。城的南北最長處為 1000公尺,東西最寬處為 600公尺,面積與臺灣南端的恆春城相當。根據考古研究的平面圖(圖二),烏爾城依幼發拉底河而建,城內有北碼頭及西碼頭,皆可出入幼發拉底河,其中還城內的運河水道通過中心連接北碼頭,不管是防禦及商業運輸,是精心規劃的一座城市。

圖二


    至於可考證中國最早的城之一,是該國境內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的城頭山遺址(圖三),該處是中國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時期的遺址。城頭山城接近圓形的城牆(圖四),東西及南北長約350公尺。考古過程除早期的水稻田遺跡,也發現有石器、燒制陶器、種植水稻、挖掘城壕、搭建房屋、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。

圖三
圖四


    稍了解世界最早及中國最早的城池形態,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其中兩個版本:北宋張擇端本及清院本,亦可觀察到城門的結構。張擇端本當中所繪的城門細究起來並非城門(圖五)。因為城樓的兩側沒有城牆,而是林木高丘。此樓應當是過街門樓兼鼓樓及坊門的標誌性建築,這也是所謂的「郊關」,一種在城郊界址處興建的門樓,這可以比對府城木柵城時期,大西門城樓隔接官亭獨立面海的情況。(圖六)清院本中所繪的城門區段有陸門及水門(圖七),且有雉堞城牆相連接,陸門的 城樓為三重簷歇山頂,兩門都有方形甕城結構。這可對比府城三合土石城時期,城門增加甕城防衛的樣貌(圖八)。

圖五
圖六
圖七
圖八


    關於臺灣府建城一事,即使朱一貴事件後,康熙仍反對建城,原因是怕叛亂者佔據城池,府城不建城自然易失易復,但此一作法讓百姓也處於危險之中,後在雍正的默許下,1725年(雍正三年)臺灣知縣周鍾瑄創建府城木柵城,讓府治有了防禦且具城池基本樣子(圖九),到1775年(乾隆四十年)臺灣知府蔣元樞大力修繕木柵城,除增加城墻內層木柵達兩層,中間種植箣竹、珊瑚、林投加強防禦,興建多處敵樓並增開小西門,使府城有了八個城門,加上北廠軍工廠的大廠門,達到九個城門的規模,成果呈現在《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》的重建臺郡城圖說(圖十)。

圖九
圖十


    發生於1786年(乾隆五十一年)的林爽文事件後,是臺灣府城改建成土石城的重要因素。由乾隆批准,福康安、徐嗣曾、德成主導府城改建工事,臺灣府知事楊廷理任內於1788年(乾隆五十三年),臺灣府城改建竣工(圖十一),誌<改建臺灣府城碑>以資紀念,該石碑現存於大南門碑林,府城由山寨成為真正城池的樣貌。之後的蔡牽、張丙事件,又使府城擴建了東、西外城,巨大城池矗立在台江內海之東(圖十二),雖然內海逐年淤積陸化,但形家以為的府城半月沉江之勢,氣度依然直到臺灣建省。在政治中心遷往中部再到了臺北城後,臺灣府城也在1887年(光緒十三年)改稱臺南府城,但臺灣府城仍是她在這裡最響亮的名字。

圖十一
圖十二

圖資出處:
圖一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appingtheworld/,
圖二
https://media.cheggcdn.com/media/964/9649eee7-bf65-44d7-abe6-8976906b49a2/plan_of_ur-165CA1C17FF3484C207.jpg
圖三
香港商報網/ 2020.09.17
圖四
https://www.sgss8.com/tpdq/10207084/
圖五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6%B8%85%E6%98%8E%E4%B8%8A%E6%B2%B3%E5%9C%96
圖六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7%BA%E7%81%A3%E5%BA%9C%E5%9F%8E
圖七
古畫動漫─清院本清明上河圖03
圖八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cul/202102090137.aspx

圖九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7%BA%E7%81%A3%E5%BA%9C%E5%9F%8E
圖十
《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》重建臺郡城圖說,國立故官博物院藏品
圖十一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87%BA%E7%81%A3%E5%BA%9C%E5%9F%8E
圖十二http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nan.aspx?fbclid=IwAR3ovkY1LM8iZ66lcPFHt1pwgSPU_oD_DN9o1pb1d6i7nGantaL28MCjYpw

0 留言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