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街頭巷尾 大正町鳳凰道至東門町

大正町鳳凰道至東門町

by 家永 實

大隱於市的街屋們 – 迷宮街巷篇系列【 圖文|NaNa通 】

庄司總一的小說《陳夫人》有這麼一段「種著鳳凰木的林蔭路, 人力車隨在清文後面搖呀搖的載著安子,…」故事背景是日本時代的台南,從日本學成回到台灣的男主角清文帶著妻子安子回到故鄉台南,文字中描寫他們出台南車站後,搭上人力車回家途中,通過了鳳凰木的林蔭路,這讓人聯想到庄司總一寫的景色,像極大正町的鳳凰木林蔭道路,是今天市區的中山路,戰後中山路的鳳凰樹卻被砍伐清除,目前小說中描繪的景色僅能在老照片裡憶往。

圖一
圖二

圖三

    沿著中山路,東側有間”尚亨運動用品”,店鋪是三層高的紅磚復古街屋(圖一),建築的前身是”臺灣運輸業組合南部支部”,建築立面之前被廣告遮蔽,整修後回復原本紅磚立面樣貌,為府城保存一處典雅的風景。由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旁的巷子進入,地勢明顯往下落差,可見有不規則馬賽克裝飾的透天厝,以淺綠色底鋪陳在陽台及花台(圖二),對面房子可以看到令人莞爾的馬車鐵花窗(圖三),細看還挺精緻,馬有做出鬃毛,馬車上的人還叼了根菸斗!

圖四
圖五

順著走另有一棟三層高圓弧陽台透天厝,陽台同樣以不規則馬賽克裝飾,不過用的是粉紅色底鋪陳(圖四),經過”磨磨茶”來到北門路一段,對面有四連棟左側皆有垂直條的透天厝(圖五),陽台上方有兩齒般的大遮陽(除最左棟三樓沒有,研判已拆除),防西曬機能導向相當強烈,往南接近民族路二段在長生本舖蜂蜜蛋糕店鋪旁,有一處落差約一層樓滿是植栽的小巷(圖六),這是德慶溪河道的流經之處,水流往西經過中山路、台南護校、民族路教會、鴨母寮菜市場等地。

圖六
圖七

北門路一段123巷亦有些現代風格住宅,如細長圓拱加尖拱陽台柱的透天厝(圖七),在新光三越台南中山店,民族路二段的門口前,翁外科大樓立面設計很大方,除大量開窗外,中軸的長立牆刻意在頂端製作切角圓弧(圖八)。

圖八
圖九


    由民族路二段57巷進入,此區的方格巷內雲集很多的精美的現代風宅第,其中這棟方形幾何形構的別墅住宅,將量體運用相當有層次及節奏感,大門的門柱上的單邊長距門楣,更是帶有一種反重力的豪氣,但另一邊還是加了承重構件補強(圖九),來到通往衛民街的階梯,這裡帶有點九份的即視感(圖十),是可以明顯觀察德慶溪河谷切割樣貌的地點之一,走上階梯是” ひばり雲雀咖啡”(暫停營業),外牆是仿作的十三溝面磚,呈現復古的昭和風,咖啡店連接著有閣樓的新作傳統和風小屋,二樓有窗手摺(扶手)、一樓入口旁有格子(格柵)等元素,形塑出町屋的樣貌(圖十一)。

圖十
圖十一

由衛民街轉到大樓後方青年路137巷,這一大區原是清國時期,府城府署、鴻指園、考棚之處,日本時代及戰後則為憲兵隊使用,而今蓋了大樓,只留存一片考棚磚牆遺構作戶外展示(圖十二)。

圖十二
圖十三


    衛民街的”藏風藝文空間”(圖十三)是這區休憩的好空間,周邊也有許多舒心的建築及街景,興華街有建於日本時代的劉家洋樓(圖十四),現為福音禱告中心,外觀漆成寶藍色具述是十多年前的婚紗承租者所為。沿青年路266巷走往東門圓環是日本時代的東門町,東門圓環是”國姓爺諭降荷蘭普羅民遮城守將之地”(圖十五、十六),圓環旁的復興市場及成衣賣場,原是日本時代新豐郡役所之處(圖十七-出處:國家文化資料庫/新豐郡要覽)。

圖十四
圖十五

圖十六
圖十七

    大正町的鳳凰木林蔭道,如前所述目前在老照片裡憶往,而東門圓環雖有數棵鳳凰木,但卻在車流繁忙且不易進入的圓環內,或許在照片與現實之中,一代的府城人該思考,街景代代變換的記憶存留的議題吧

圖十八大隱於市的街屋們_迷宮街巷篇大正町鳳凰道到東門町


0 留言

相關報導

歡迎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