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街頭巷尾 午後的文學散步

午後的文學散步

by 家永 實

葉石濤的台南-<紅鞋子>_《浪漫之心II》收錄
<字裡行間的台南街巷>

       葉石濤的短篇小說-<紅鞋子>,內容可以說是作者本人化身主角簡阿淘的紀實文學,由1950年代在府城知識份子日常交往生活,逐漸揭開政治上的白色恐怖敘事。

圖1

依小說的幾段文字結合地景(圖1),來體驗<紅鞋子>寫作實景。

段落一:
從「鋒國民學校」要走回位於「萬福庵」的我家時,日正當中, 不但汗流浹背,而且餓得四肢發軟。我覺得連一步也走不動了。這種飢餓感好像不全是生理上的,有複雜的心理因素在。我在早上明明喝了三碗甘藷多於米的稀飯,照理來說,不應該這樣餓才對。但是飢餓的感覺一直從大腦中的某個中樞地域頻頻發出警告,


故事開始的「鋒國民學校」(圖2)簡阿淘工作之處,現今台南市北區的立人國校,日本時代的寶公學校。簡阿淘住處「萬福庵」巷弄(圖3)位於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317巷。

圖2
圖3


段落二:
那天我約她到鋒國民學校的音樂教室來,是要把幾本《群眾》、《文卒》等雜誌交給她去唸的關係。…..。禮拜天的學校靜悄悄的,還沒踏進玄關我就聽到從三樓音樂教室流瀉出來的德布西(Debussy)的「月光」。那不協和音猶如大小不一的雨滴落在我的心坎裡。她對曲子的解釋注重氣氛的起伏,有時節奏很自由,我不知道她的演奏技巧是否到了一定的水準,但是我常被她的演奏弄的神智恍忽卻是事實。


這一段描述簡阿淘與辜雅琴相約拿雜誌的「鋒國民學校」(圖2)現今台南市北區的立人國校。


段落三:

本順哥住在「大銃街」一條臭水溝旁的快要傾圯的木造房屋,週圍有些人家養了豬,所以那附近的邋遢,到了令人望之卻步的地步了。


簡阿淘友人本順哥住處「大銃街」(圖4)為台南市北區自強街,臭水溝是德慶溪,已加蓋成道路。

圖4


段落四:

「阿才老頭?」我從沒聽過有這麼一個人。他就住在這米街冥紙店後頭。已經六十多歲了,還是孤家寡人一個。他是日據時代舊農民組合的老革命黨人,在日據時代坐牢好幾次。

許尚智壓低聲音說。

辜簡阿淘友人許尚智與阿才的住處「米街」(圖5)為台南市中西區新美街。

圖5

段落五:

我就快要軟癱在臺南府城最古老的街-「米街」街頭上了。把手伸進褲袋搜了搜,喜出望外地找到五張一塊錢紙幣,我決心在「米街」邊的點心攤聚落「石鐘臼」吃一碗府城頂有名的米糕了。


點心攤聚落「石鐘臼」也稱石精臼(圖6),在赤崁樓附近的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二段。

圖6

段落六:

簡阿淘就離家散步去了。走到「大井頭」附近的「皇后電影院」時,忽然那電影院的巨幅廣告吸引了他的注意。那天晚上上演的是英國片子,片名叫做「紅鞋子」似乎是英國的一位紅芭蕾舞星(Prima Ballerina)現身說法演的。劇情是描繪一個首席芭蕾舞星在愛與藝的相剋中,終究穿著紅鞋子跳樓自盡的故事。這故事使他憶起了甘瑞月……

「大井頭」附近的「皇后電影院」即台南市中西區的全美戲院(圖7)。「紅鞋子」又譯為「紅菱艷」,是一部 1948 年的英國劇情片。

圖7


段落七:

紅吉普車在夜靜的街上,疾風也似地駛過去,從「大正公園」圓環一拐就到警察局。

簡阿淘被審問的警察局,是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台南市美術館一館(圖8)。另外,簡阿淘文中已搬遷至牛磨後街(圖9),台南市中西區的正興街在那裏被帶走上車。

段落八:

她家父祖三代都是基督教長老會的信徒,她的父親辜本立先生即是府城「太平境教堂」著名的長老之一。

「太平境教堂」台南市中西區公園路太平境教會(圖10)。

圖10

在葉石濤的書寫中,活現府城市中心終戰初期樣貌,知識份子的熱情與苦悶,對於所謂與中華漢族的共存想像,但當局如何為統治迫害他們,葉石濤化身簡阿淘講述著。

*午後的文學散步-葉石濤的台南《浪漫之心II》-<紅鞋子>文學地景圖資(圖11)

<紅鞋子>文學地景圖資(圖11)

0 留言

相關報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