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文|閒閒罔哺豆編輯群 】
台南市北門區有一處靠著養牡蠣為生的純樸村莊 – 蘆竹溝,從過去到現在一直都是以瀉湖的環境養殖牡蠣,而這裡養殖牡蠣的方式與浮棚式的不同,是用立桿式的,靠著漲退潮的環境跟間接性的日曬,養出許多鮮甜肥美的牡蠣,另外比起浮棚式,立桿式對於環境相對友善,不會有保麗龍的汙染,也不必每次收成就更換竹棚。而在近期卻因為光電板入侵,搞得整個村莊人心慌慌。

106年9月21日行政院農委會公告台南市 「嚴重地層下陷區內不利農業經營得設置綠能設施」7區共227公頃,其中包含北門區蘆竹溝的20公頃。但蘆竹溝這邊的魚塭養殖並不是抽取地下水養殖,而是抽取海水養殖,何來地層下陷之說?中央將「不利耕作養殖地」優先核可作為綠能使用,以利增加農漁民收益,但是這些土地擁有者並不是當地農漁民,而是早年政府曾規劃蘆竹溝漁港為商業港口而在此買地的投資客,後來轉為目前的台中港才閒置至今。如今剛好順著綠能產業的興起,所幸都租給光電業者,才造就到目前村莊所面臨的危機。

光電業者在最早於108年2月26日取得經濟部電業籌設許可,業者雖是合法取得申設資格,但黃偉哲市長於108年5月面對反七股漁電共生自救會漁民時表明,市府採「三生」(生產、生活、生態)原則,對於「台61線以西」地區「暫不開放農地申請漁電共生」容許使用之原則不曾改變,已知道此環境為生態敏感區,是否應要求中央將申設資格撤回,也須考量到生態檢核的部分,更何況光電區與住宅相差不過10公尺的距離,紅區部分光電區約20公頃,黃區村莊部分僅僅約4公頃,光電面積足足是村莊的5倍,更要考慮到社區影響評估等調查。
而在109年4月12日的蘆竹溝光電說明會,業者在前三天才倉促的寄送公文,說明會當天許多村民需要出海工作並無幾個村民參與,村民到場看見說明會座位上坐的並不是在地人,而是陌生人在座位內,這讓村民激憤也表達不接受當天的說明會議程,陳昆和議員要求業者5月8日再次舉辦一次說明會,好讓村民可以空出時間參與說明會。不料說明會之前業者寄出存證信函給蘆竹溝自救會,警告村民不許再阻擋施工,如有此事發生會予以提告。這行為讓在地村民覺得業者根本就無心想要與地方做溝通,而是用欺壓的方式讓村民妥協。


109年5月8日召開蘆竹溝光電說明會,當天並無公部門的人員參與,業者也無派出有權責的人員參與,所以從說明換改成了座談會,讓各位在地民眾發表意見,當天參與的除了陳昆和議員外,還有包括立委賴惠員、市議員蔡秋蘭、立委蔡壁如、陳亭妃及市議員方一峰、蔡蘇秋金、蔡育輝都派助理參加座談會,可見此事也讓許多立委議員有所關注,卻唯獨公部門對在地的聲音置之不理、視而不見。

政府的綠能產業推行本身是好事,但選址的錯誤造就了許多偏鄉民眾的困擾,對於光電板的建設並無與在地人溝通,說明會也無心讓民眾獲得安心,反倒卻利用強制的施工以及存證信函的恐嚇來脅迫在地人,這怎能讓人對綠能有所信心?現在除了蘆竹溝外,光電板如雨後春筍地在沿海地帶冒出來,而潦草的政策與規範導致民眾對錯誤的光電選址除了抗爭外,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與不滿,正如同政府高高在上拿了一本死亡筆記本,完全聽不到在地民眾的意見,寫了哪裡,哪裡就得死。

相關新聞
- 20200909台南北門設99公頃魚塭太陽光電 地方共識:先停工再開說明會取得地方同意
- 20201027拒絕成為光電海!北門蘆竹溝蚵農堅拒光電圍村,水鳥熱區若開發將成生態破口
- 20201103 反對北門蘆竹溝設太陽光電 逾百居民到台南議會陳情
- 20210312 光電業者台南蘆竹溝種電 居民:請給蒼生一條活路!
- 20210412 台南蘆竹溝光電說明會無交集 外人嗆「不是蘆竹溝人的」激怒鄉親
- 20210508 台南蘆竹溝反太陽能 居民:守住養蚵潟湖及世界級美景